金融政策支持文旅复苏正当其时
近日,金融人民银行、政策支持正当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文化和旅游行业恢复发展的文旅通知》(下简称《通知》),促进文化和旅游行业恢复发展。复苏《通知》要求,金融运用再贷款、政策支持正当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文旅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改善和加强对文化和旅游企业的复苏信贷服务。鼓励各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加大对受疫情影响的金融企业提供贴息支持,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在降低文化和旅游企业融资成本中的政策支持正当作用。
这个政策来得正当其时。文旅
疫情之中,复苏对流动的金融各种必要限制降低了不少人旅游的意愿,使得文旅行业,政策支持正当成为受疫情影响最大的文旅行业。根据联合国数据,2020年和2021年全球旅游业收入损失达3.3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1万亿元)。
2021年中国国内旅游总人次为32.46亿,同比增长12.8%,但低于疫情前2019年的59.01亿,仅恢复至2019年的54.0%。人数少了,花的钱也少了。2021年中国国内旅游总消费收入为2.92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31.0%,低于2019年的5.73万亿元。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近两年发布的“全国旅行社统计调查报告”,到2021年年底,旅行社从业人员就已经减少了13.7万人。2022年进入暑期以来,旅游行业有复苏的迹象,这让不少旅行社的经营者看到了回血、复苏的希望。不过,虽然游客回来了,但新问题随之出现了。
现代意义上的景区绝非古人登高望远的古朴山川,一个成熟的景区意味着资本的投入、建设各种基础设施,辅助设施:交通、水电、酒店、饭店、管理人员、保洁人员、游乐设施、安全设施、甚至WIFI。一个景区运转起来,需要有收入,再投入。所以,与其他行业差不多,旅游行业在长期的停顿之后,需要启动资金,需要资金注入各个环节。这种情况下,金融支持对于旅游业的恢复是一个很重要的支撑。
当然,景区的最大成本——土地、景观、历史遗迹等自然禀赋与人文资源,归根到底是当地政府拥有的。当地政府也应该出台优惠政策,降低这一部分成本。
支撑旅游的另一个重要举措是通过数字化赋能旅游业。5月2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提出要发展数字化文化消费新场景,大力发展一体化、在线在场相结合的数字化文化新体验。
文化消费,特别是在线与在场的文化消费,与旅游业息息相关。首先,数字科技可以赋能文化产业,云上博物馆、在线演唱会等方式,刺激文化消费、旅游消费。其次,数字化赋能,使得文化消费不再是“少数人”的享受,有利于弥补不同区域间、不同人群间的文化资源差异,人们通过手机、VR等方式,可以神游中国,体验各地不同的风情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借此更好地触达更多普通群众。第三,数字化赋能,也能很方便地扩展到社交媒体,通过分享等方式,连带刺激更多人的旅行意愿。山川、海滩、博物馆、历史古迹,通过线上种草,积聚情绪与消费意愿,旅行的热情就被激发了出来,促进线下消费。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占GDP总量的11%左右,旅游业直接和间接就业人数,大约在8000万,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28%。支撑旅游业,在疫情逐渐受到控制的当下,正当其时。
(责任编辑:时尚)
- 梦洁股份因涉嫌信披违规被立案 此前存关联方资金占用、违规财务资助问题
- 外汇局出新招:外汇套保应用场景扩容 推广新型期权产品使用
- 外媒:英国新一轮对俄制裁新增42个制裁对象
- 因二舅一夜出圈 90后UP主曾是位教辅老师
- NASA韦伯望远镜发现已知最早星系:形成于宇宙大爆炸后3.5亿年
- 国盛证券:重申快手-W买入评级 目标价127港元
- 记者观察:“孤儿单”不孤单
- 越南要取代中国了?他们异口同声给出答案
- 《阿凡达:水之道》定档12月16日:这些公司股价上涨,大片能否救市?
- 工信部回应“制造业外迁”:总体上是一种正常的经济现象
- 数字人民币产业联盟成立 概念股走强
- 缅甸称有足够外汇储备来避免类似斯里兰卡的危机
- 小鹏汽车-W:8月交付9578辆智能电动车 同比增长33%
- 玩着游戏赚着钱,游戏主播真有那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