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莱瑞迪IPO:第一大客户是参股公司,二股东提名的董事曾在证监会就职
炒股就看,科莱权威,瑞迪专业,第大客东提董事及时,户参全面,司股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曾证职
第一大客户是科莱参股公司,二股东提名的瑞迪董事曾在证监会就职,与实控人还有一份对赌协议
来源:IPO日报
IPO企业董事的第大客东提董事履历各有各的看头,但曾在证监会发行监管部工作过的户参并不多。
创业板IPO企业广州科莱瑞迪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科莱瑞迪”)就有一位这样的司股董事,其不但在证监会发行监管部工作多年,曾证职并且还在上交所工作过一段时间。科莱另外,瑞迪这位董事的第大客东提董事提名企业与科莱瑞迪实控人还有一份能复活的对赌协议。
来源:公司官网
拥有第一大客户40%的股份
科莱瑞迪主要从事放疗定位、骨科康复领域医疗器械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放疗定位膜、放疗固定架、热塑性塑形垫、真空负压袋、骨科康复低温热塑材料等。
2019年至2021年(下称“报告期”),科莱瑞迪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53亿元、1.6亿元、2.0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79.97万元、4883.7万元、6012.06万元。
报告期内,科莱瑞迪的第一大客户均为Klarity Medical Products, LLC.(下称“美国科莱”),相关金额分别为1474.23万元、1418.31万元、1560.19万元。
资料显示,成立于2012年的美国科莱在成立那年便与科莱瑞迪展开合作。原因是,科莱瑞迪系科莱瑞迪与美国Larson共同设立的企业,设立后承接了美国Larson的经销业务,故成立当年即成为科莱瑞迪客户。股权结构方面,科莱瑞迪拥有美国科莱40%的股份,剩余股份则在美国Larson手中。
前五大客户摘要,数据来源:申报稿
另外,南昌益灿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下称“益灿医疗”)在报告期内均为科莱瑞迪前五大客户,且2020年和2021年为第二大客户,报告期内相关金额分别为310.9万元、431.94万元、506.75万元。值得一提的是,益灿医疗系科莱瑞迪前员工设立的企业,益灿医疗实控人离职前曾是科莱瑞迪销售人员。在此背景下,益灿医疗在2014年成立当年便与科莱瑞迪合作。
科莱瑞迪主要采用经销模式销售产品,其终端用户多数为医疗机构。在这一领域,“带量采购”和“两票制”是近年来的热点之一。资料显示,近年来,国家不断深化医疗卫生体系改革,针对药品、医疗器械行业出台、试点了“两票制”、“带量采购”、“一票制”等一系列政策,对合理降低药品和医疗器械的终端采购价格、规范市场竞争起到了积极作用。
科莱瑞迪在申报稿中表示,目前国家集中采购、“两票制”等政策主要集中于药品及高值耗材领域,尚未对公司主营业务产品产生重大影响。假设未来“带量采购”政策在公司涉及产品领域全面实施,若公司产品在“带量采购”中实现中标,公司产品的终端销售价格将出现下滑风险,进而可能对发行人业绩造成负面影响;若发行人产品未在带量采购中实现中标,则公司业绩则将会受到较大的负面影响;极端情况下,若发行人在主要销售区域内均未实现中标,则有可能导致公司上市当年营业利润较上年下滑50%以上的风险。
关于“两票制”,科莱瑞迪在申报稿中表示,若“两票制”在医疗器械领域全面推行,由于部分现有经销商将无法满足“两票制”的规定,公司销售模式将逐步向直销模式转变,若公司无法及时掌握直销客户资源,则可能造成销量、业绩下滑的风险。
这名董事有“来头”
从股权结构来看,科莱瑞迪的实控人为詹德仁和李力,两人系夫妻关系且合计控制公司63.33%的股权。
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平盛安康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平盛安康”)则为科莱瑞迪第二大股东,并直接持有科莱瑞迪15.1%的股份。
需要指出的是,科莱瑞迪实控人与平盛安康有能复活的对赌协议,即如果科莱瑞迪IPO失败,则《回购协议》、《溯及生效协议》及其补充协议恢复法律效力并溯及既往。
另外,对赌协议2018年10月版本的回购情景包括,科莱瑞迪未能在2020年12月31日前实现首次公开发行股份正式材料递交并被受理。
之后2020 年 11 月,对赌协议进行修改,比如前文的2020年12月31日的期限改为2021年12月31日。有意思的是,深交所官网显示,科莱瑞迪的受理时间为2021年12月30日,已经快到期限。
受理时间摘要,数据来源:深交所
收益率方面,科莱瑞迪此次IPO募集资金投资额为3.42亿元,发行不超过21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份的25.36%。
以此计算,科莱瑞迪达到目标的估值为13.49亿元。考虑稀释作用后,平盛安康手中股份估值为1.57亿元,相较2018年10月7000万元的受让价增值了8662.39万元,增值率为123.75%。
另外,科莱瑞迪董事季俊东为平盛安康提名。季俊东在2001年3月至2003年9月,借调证监会发行监管部工作,编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2003年9月至2014年3月,季俊东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司管理部负责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工作;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季俊东又被借调至证监会发行监管部。合并来看,季俊东曾在证监会发行监管部工作近三年半。
值得一提的是,证监会曾在2021年5月发布《证监会发布证监会系统离职人员入股行为监管指引》,明确证监会系统离职人员入股拟公开发行并上市或新三板精选层挂牌企业的核查要求,对属于规范范围的离职人员突出靶向监管、压实中介机构核查责任、维护市场“三公”秩序。
季俊东这样的履历,或将受到监管层的关注。
(责任编辑:综合)
- 作为玩家,我只想把暴雪告上法庭
- 马斯克:比特币会成功 但会经历漫长寒冬
- 喜欢网游的朋友注意了,你经常用的这款“YY”语音平台,可能被不法分子盯上
- 贯彻落实优化防控工作二十条措施,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全面部署
- 把握趋势挖掘潜力 机构投资者与优质公司共成长 价值投资理念深入人心
- CFRA:鉴于爱彼迎长期盈利潜力 予“买入”评级
- 破解汇款时效慢成本高 全球多币种统一结算平台“潮起”
- 大摩:上调领展房产基金评级至“增持” 目标价60港元
- 深交所总经理沙雁:国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功能有待彰显
- 德银:10月预订量和用户数量略低于预期 下调Roblox目标价至45美元
- 美联储理事“鹰”语惊人 空头迎反扑机会
- 悲喜交加特朗普:中期选举失利恰逢小女儿大婚,“可怜的蒂芙尼”冲上热搜
- 吴万善:探索新模式 激活新动能 构建农信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 游戏“老二”易主,网易不敌米哈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