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教育李践:“一核两翼”战略为先 全面赋能中小企业发展
从国内最早的一核两翼跆拳道启蒙教练之一,到中小企业管理战略与战术的行动培训师,再到创立运营的教育“云智力平台”,行动教育创始人、李践董事长李践已深耕培训行业16年。战略中
2021年4月,为先行动教育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全面企业上市一年多来,赋能发展秉持“建设世界级实效商学院”的一核两翼定位,李践带领公司确立了“一核两翼”的行动发展战略,以期更好地借力资本市场,教育为中小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李践
以实促实一个行动胜于一打纲领
从2021年上市至今,战略中行动教育的为先本色未变。“抓实效、全面企业抓成果,一个行动胜于一打纲领。”这是公司上市伊始李践传递给上海证券报记者的立业理念。在最近接受记者采访时,李践表示,这依然是公司最想传达的观点。
成立于2006年的行动教育,是一家以企业家管理培训为主业的教育咨询类公司。公司定位于“建设世界级实效商学院”,致力于为中小民营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生态化知识服务和智力支持平台。
公司业务主要聚焦管理培训业务,为企业家、董监高等提供实效管理培训,主要产品包括《浓缩EMBA》《校长EMBA》《校长哲学班》等。公司还推出了OMO数字商学院,将公司管理培训业务从线下延伸到线上,从企业家、董监高延伸到企业中层、基层员工。
李践表示,与业内其他培训机构相比,行动教育的管理培训更加重视实效。公司在培训传统管理科学理论的基础上,更多地结合国内的法律环境、经济环境、产业和区域环境、竞争环境、人力资源环境等实际情况,教授学员管理工具和执行技巧,以帮助学员提高管理实操水平。此外,公司的导师普遍在各自授课领域有过多年的实务操作经验,真正实现了“做自己所讲、讲自己所做”。
一核两翼三大业务实现全生命周期服务
上市后,李践带领行动教育确立了“一核两翼”的发展战略。其中,“一核”指的是公司核心业务,聚焦企业家工商管理教育,深耕企业管理培训,秉持“一米宽,一千米深”的服务理念,通过管理赋能提升客户价值,继续做大做强《浓缩EMBA》《校长EMBA》等管理培训业务。同时,公司深耕管理培训主业将带来两大溢出效应:管理咨询业务和股权投资业务,这也形成了公司发展的“两翼”。
其中,在管理咨询业务方面,2021年9月,公司推出企业数字化平台,形成了线下“企业商学院建设”和线上“企业数字化平台”,真正实践“SAAS”服务软件化,结合软件平台对企业客户进行深入服务和持续服务;在股权投资方面,2021年11月,公司成立了2亿元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该基金主要聚焦学员公司的Pre-IPO(IPO前融资),重点投向业绩稳定、估值较低、技术领先、潜力较大的学员公司。
李践告诉记者,“一核两翼”战略的核心,就是借助了自身上市公司资金优势,对有需要的优质企业提供咨询和助力,帮助它们实现“从大到强”的高质量发展。
深耕区域完善全国服务及营销网络布局
近年来,新技术促进商业模式创新,企业的培训需求显著增加。根据艾瑞咨询数据,中国的企业培训市场将在2022年继续维持17.9%的增长速度,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348亿元。面对巨大的潜在市场,行动教育正在深耕区域,进一步完善全国服务及营销网络布局,为加速发展蓄力。
目前,公司已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成都设立了子公司,在南京、武汉、合肥、郑州等地设立了分支机构,形成了覆盖全国的服务及营销网络。
随着业务网络的逐步健全,公司也在加码现有业务区域的人员配置。2021年,公司裂变了一个团队加码现有区域,产生了约4000万元的订单,显著高于新区域开拓的团队,区域深耕成效显著。
根据公告,公司未来计划在上海、北京、深圳、长沙、昆明五个城市开设智慧管理培训基地,结合上海总部的区域培训中心,分别辐射华东、华北、华南、华中和西南培训市场。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综合)
- 平价、小而精 自助餐“翻红”
- 戈达尔和他的电影:绝对现代 极度自由
- 9月MLF缩量平价开展 银行体系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
- 三巨头对决2纳米:台积电计划2025量产 三星英特尔跟进
- 《阿凡达2》内地定档12月16日,还能带来电影视觉革命吗
- 欧洲凛冬将至!大行警告:一场不亚于欧债危机和92/93年的衰退近在眼前
- 时评丨对有能力的金融机构不主动降费说“不”
- 港股公司大手笔回购频现
- 美国最大港口经历13年来最安静的10月:集装箱吞吐量为何暴跌25%
- 国家能源局长章建华:我国大规模储能、氢能等技术不断取得新进展,为推动能源发展变革提供更有力支撑
- 200亿美元!Adobe砸钱吞并最大竞争对手Figma,盘中股价大跌逾17%
- 北京大学、阿里巴巴成立联合实验室,聚焦人工智能理论和创新算法研究
- 12家电商平台和线上商超被约谈!涉及饿了么、叮咚买菜、永辉超市、沃尔玛......
- 药店最想知道的中医药数据,都在这里:饮片市场回暖,滋补类产品涨势较好,下半年市场或扩量,如何把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