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上海上报化妆品不良反应超三千例,62%产品来自网购

[焦点] 时间:2025-07-06 13:08:42 来源:萤窗雪案网 作者:探索 点击:29次

5月25日,去年千例上海市药监局公布《2021年上海市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情况》。上海上报

“国家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为在线直报、化妆逐级评价系统,良反涉及国家、应超省、产品市、自网基层单位四级。去年千例报告注册单位包括监测机构、上海上报监测哨点(医疗机构)、化妆化妆品生产经营者等。良反截至于2021年底,应超上海市注册单位共952家,产品区监测中心17家、自网监测哨点(医疗机构)26家、去年千例生产企业213家、经营企业27家、境内责任人557家、注册人备案人111家(注:其中8家同时为生产企业)、电子商务平台1家。

2021年,上海上报化妆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共3027例,其中一般报告占比99.97%。报告的主要来源为监测哨点(医疗机构)。

报告中,女性2824例,男性203例,分别占报告总数的93.29%和6.71%。年龄分布在0-88岁之间(平均年龄36.34±13.92岁),集中发生在20-50岁年龄段,占总人数的72.75%。

年龄段分布 本文图表均为自上海药监 图报告共涉及3709种化妆品,其中普通化妆品3100种,占83.58%,特殊化妆品606种,占16.34%,牙膏3种,占0.08%。普通化妆品中以护肤类为主;特殊化妆品以防晒类和染发类为主。涉及化妆品种类报告涉及化妆品来源以网购居多。3709种化妆品中,具有产品来源信息的有3357种,占比90.51%。其中网购产品2306种,占比62.17%,其次是商场专柜购买的产品909种,占比24.51%。化妆品来源

初步诊断主要为化妆品接触性皮炎。化妆品不良反应/事件初步诊断仍以化妆品接触性皮炎为主,共2908例,占总例数的96.07%;其他各类不良反应例数较少。

主要发生部位为面部,主要皮肤症状为红斑。2021年化妆品不良反应/事件发生部位以面部最多,为2815例,占比93.00%,其次为颈部、头皮、外耳廓等。主要皮损形态为红斑、丘疹、水肿和鳞屑。

上海市药监局透露,使用化妆品过程中出现皮肤瘙痒、皮疹等任何安全问题时,应该第一时间停用产品,并立即清理掉皮肤上的残留物,避免对皮肤的进一步刺激。及时到专业的医院进行就诊,向医生征求意见,建议带上可疑的化妆品及完整包装,以便做皮肤斑贴试验等辅助检查,同时配合医生采集信息上报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

购买化妆品后请您保留好购物票据、使用的化妆品及外包装。使用假冒伪劣化妆品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如您怀疑购买了假冒伪劣化妆品,请拨打投诉举报电话:12315。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