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二问三查四不要”!央行支招,教你如何识别金融骗局
炒股就看,看问权威,央行专业,支招及时,教何金融全面,识别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骗局
每经记者 肖世清 每经实习编辑 马子卿
近日,看问人民银行、央行银保监会、支招证监会、教何金融国家网信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识别介绍2022年“金融知识普及月金融知识进万家争做理性投资者争做金融好网民”活动情况。骗局
会上,看问央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局长余文建表示,央行根据人民银行两年一次的支招消费者金融素养问卷调查的结果,我国消费者金融素养水平稳步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指数从2017年的63.71、2019年的64.77提升到2021年的66.81,在国际上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在G20国家中排名较好。
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局长王毅表示,2022年上半年,银保监会系统接受处理银行保险投诉21.28万件,其中银行业15.77万件,保险业5.51万件,投诉情况总体改善,增速呈现下降趋势,特别是信用卡投诉增速下降显著,财产险公司投诉和保险理赔投诉出现负增长。
如何分辨金融产品真伪?
近年来,随着国民财富的日渐积累,金融消费者投资理财需求与日俱增。但“如何分辨金融产品的真伪”“有没有便捷可靠的查询方式”“遇到金融骗局如何维护权益”等仍是广大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对此,余文建表示,针对金融产品真伪的辨别,他们为金融消费者总结了一套防金融诈骗的小贴士,叫做“一看二问三查四不要”。
“一看”就是看理财收益率和存款利息是否合理。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同志曾经提醒过广大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收益率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8%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
“二问”就是当遇到金融方面的疑惑时,要问正规的金融机构,或者问金融监管部门;
“三查”就是查金融机构是否有业务资格执照,查金融产品是否合规,查金融广告是否违法违规;
“四不要”就是不要轻信不明信息,不要随意透露个人信息,不要打开不明网络链接,不要轻易汇款转账。
“关于金融产品的查询方式,现在网络非常发达,线上就有不少便利的金融产品查询渠道。例如,通过中国理财网可以查询银行业理财产品信息。通过中国证监会资本市场电子化信息披露平台、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信息公示页面可以查询各类基金管理机构及产品的基本信息。通过中国银保监会官网或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官网可以查询相关保险产品信息等。”余文建称。
会上,余文建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金融诈骗属于违法犯罪行为,受害者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留存好报案凭证,并及时向相关金融机构寻求冻结账户等帮助。总之,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盲目相信高收益和一夜暴富的神话,牢记要选择正规渠道和产品,坚决远离非法金融活动。
保护金融消费者新规将至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此前,银保监会发布《银行保险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对于政策何时出台,王毅表示,前期已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目前正在根据收集到的社会各界反馈的意见对《管理办法》进行修改完善,预计年内印发出台。
王毅指出,《管理办法》是银保监会在银行业保险业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制定的基础性、综合性的文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银行保险机构消费者保护的体制机制作出规定。二是从保护消费者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信息安全权等八项基本权利入手,全方位规范银行保险机构的经营行为。三是对银保监会和派出机构的监管措施和依法处罚、行业协会的工作职责作出规定。
“管理办法也体现了一些特点。一是落实同类金融业务适用相同监管标准的原则。比如银行机构和保险机构的同类业务适用相同监管要求等。二是落实强监管、严监管的原则。突出对违法违规等机构和人员的问责。三是强化治理群众反映强烈的乱象和突出问题,对有关乱收费、霸王条款、不当催收等问题的治理作出了规定、提出了要求。”王毅称。
(责任编辑:休闲)
- 新能源车股普跌 理想汽车跌近4%
- 首席合规官来了!10月1日起,央企设立这个“首席官”
- 振奋!跃居全球第二,中国汽车出口量超越德国!
- 美媒:拜登曾提醒泽连斯基“别一直说援助不够”,会令他难向美国会要钱
- 国家卫健委:要持续整治层层加码
- A股绝地反击,能否迎来新行情?多家公募基金火速解读
- 经济不确定性增加 OPEC大幅下调全球石油需求前景
- 巨子生物IPO:年入15亿赚钱能力堪比茅台,营销费一年超3亿
- 气温骤降+风力发电量减少 英国电力市场迎来首次冬季供应挑战
- 加仓新能源车和白酒!首份基金三季报出炉,看好三大方向,风格要切换?
- 澳洲大型养老基金:全球金融紧缩 信贷压力增大
- 普京:俄罗斯仍准备履约供应能源 球在欧盟一方
- 新势力8月成绩单:华为助攻问界破万,“蔚小理”爆冷掉出前三
- 临期饮料装进盲盒卖1.8元毛利率300%?哇噻品牌的盲盒饮料贩卖机怕不是又在割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