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批中央猪肉储备本周投放
来源:期货日报
随着下半年进入季节性消费旺季,第批猪肉价格也进入上行周期。中央猪肉为保障生猪市场稳定运行,储备有关部门未雨绸缪,本周自9月起启动中央及地方猪肉储备投放,投放截至目前已完成三轮中央猪肉储备投放,第批共投放6.71万吨中央储备猪肉。中央猪肉
在国庆假期临近、储备猪价仍呈偏强运行的本周背景下,国家发改委9月27日再次发布中央猪肉储备投放计划。投放据国家发改委监测,第批9月19—23日,中央猪肉36个大中城市精瘦肉零售价格周均价比去年同期上涨30%,储备进入《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 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确定的本周过度上涨二级预警区间。按照预案规定,投放国家将于本周投放今年第四批中央猪肉储备,并指导各地联动投放地方政府猪肉储备。
国家发改委表示,当前,国内生猪产能总体合理充裕,能繁母猪、新生仔猪、育肥猪存栏量均呈上升态势,生猪价格已处于历史较高水平,不具备持续大幅上涨的基础。建议养殖场(户)合理安排生产经营决策,保持正常出栏节奏、顺势出栏育肥猪,不盲目压栏惜售,不盲目开展二次育肥。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结合市场形势继续投放中央猪肉储备,必要时进一步加大投放力度,促进生猪市场平稳运行。
据此前国家发改委预计,9月中央和地方合计将投放猪肉储备20万吨左右,创单月投放历史最高水平。
格林大华期货生猪分析师张晓君告诉期货日报记者,相较国内月均超400万吨的猪肉消费量,9月单月猪肉投放量难以扭转短期的供求格局。但应该看到的,高层多次发声强调防范猪价过快上涨,并分批次陆续投放猪肉储备,约谈头部企业,这有利于引导养殖端对四季度猪价预期回归理性,保持正常的出栏节奏,进而增加短期市场供给。
记者注意到,为响应生猪市场保供稳价的号召,牧原、温氏、双胞胎等头部企业纷纷发布公告称国庆节期间将加大生猪出栏,保障生猪市场供应,抑制短期猪价看涨预期。总的来看,当前一系列调控信号放缓了猪价上行的趋势,市场猪肉供应也得到了有效保障。
从近期价格走势来看,虽然目前生猪现货价格仍在历史较高水平振荡,但生猪期货价格已较8月底出现了明显回调。截至9月27日下午收盘,生猪期货主力2301合约已从8月底的高点23970元/吨回落至22410元/吨,下降幅度约6.5%。
展望后市,国联期货农产品事业部徐亚光认为,本轮生猪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2021年6月开始的能繁母猪持续去化,持续至今年4月,对应育肥猪供应缩减周期从今年4月持续至明年一季度前后。接下来四季度的生猪价格走势,仍要关注生猪的供需情况。
“具体来看,四季度处于供给收缩压力持续累积尾部阶段,同时四季度是传统的消费旺季,猪肉季节性消费效应以及节日效应最大程度显现,对价格有一定支撑。但同时也要看到市场也存在一定风险因素,9—10月二次育肥情绪高涨,二次育肥时间基本在2个月左右,预计多数育成肥猪将在元旦至春节期间集中出栏,市场供给阶段性增加,或将成为影响价格的重要因素。”徐亚光说。
在张晓君看来,目前生猪养殖利润处于相对高位。相关数据显示进入9月自繁自养生猪头均养殖利润一直维持在千元以上,截至9月26日,自繁自养利润为1163.55元/头,在养殖利润的驱动下养殖端压栏增重以及二次育肥大量入场。二次育肥以及季节性压栏增重一方面将导致近期适重猪源减少,支撑短期猪价;另一方面也会导致生猪供给后移,叠加四季度生猪正常出栏,四季度供给增量或高于预期,因此对年底猪价不宜过分乐观。
(责任编辑:知识)
- 传大股东IFP反对新闻集团-A和福克斯公司-A的潜在合并
- 九价HPV疫苗扩龄,专家不建议盲目等苗、重复接种
- 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因病去世
- 快讯!俄媒:普京与戈尔巴乔夫遗体告别,献花并鞠躬后离开
- 美国假日购物对零售股来说看起来一点也不喜庆
- 英伟达、AMD向中国出口高端GPU受限 美国要求申请新许可证
- Redmi首款平板正式入网:配22.5W+7800mAh电池
- 日元跌破1美元兑140日元大关 干预风险再度成为关注焦点
- 央行开展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萨摩耶云科技集团董事长林建明:人工智能向高阶决策智能跃迁,辅助人类做出决策,驱动企业降本增效
- 川渝银保监局联合出台20条举措 助推两地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 二季度险资投资沪深300成份股约7900亿元 监管对银行股、大盘蓝筹股和公募REITs投资给予优惠
- 金科股份:上半年净亏损14.36亿,正在引进战略投资
- 期货公司中考揭榜:74家净利润共约5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