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君安:港股内需方向仍是主线 未来仍有较大修复空间
发布研究报告称,国泰港股港股2023年迎来“开门红”,君安较科技股及平台经济股受政策利好重拾上涨动力,内需同时国内地产托底力度继续加码,仍主仍带动港股权重板块上扬。线未修复从近期数据表现来看,空间地产政策发力点尚未触及需求端的国泰港股核心,预计后续仍有政策空间,君安较短期内市场或继续交易扩内需政策预期。内需该行认为目前处于港股牛市“三级火箭”第二阶段,仍主仍未来仍有较大修复空间。线未修复
国泰君安主要观点如下:
摘要近期国内地产托底力度持续加码,空间但效果不及预期。国泰港股
供给端“三箭齐发”,君安较支持房企信贷、内需债权、股权三个渠道融资;需求端政策力度亦有所提升,对于首套房贷利率下限阶段性放宽的政策进一步优化延续。但自2022年4季度执行新政以来,短期效果并不明显,主要因为下限降幅并不明显,原本下限为LPR5Y-20bp,大多城市减点也仅在40~60bp,尚不足以构成刺激作用。
深层次逻辑是政策发力点尚未触及需求端的核心。
近期地产需求端政策效果不佳,主要有以下核心逻辑:1)以往的房地产刺激力度较大,透支了部分未来涨幅与居民购买力;2)当前国内居民杠杆率提升空间已十分有限。此外,由于疫情的持续,加杠杆意愿明显不足;3)现阶段的地产需求端政策主要集中在三四线需求疲弱的城市或地区,对于降首付、房贷利率放松等措施的敏感度较低;4)政策侧重点集中在首套房,但对于首套房刚需主体,可能核心问题是购买力方面的限制,因此需要更多维度的政策支持才能有效提振需求。
地产需求侧后续仍有释放空间,但需找准政策发力点。
对比2008年及2014-2015年的房地产逆周期调节,本轮政策力度尚未完全释放。后续需求侧可能有更多支持政策,包括部分城市行政调控放松,以及房贷利率成本有进一步下行空间。同时,政策的侧重点可能需要逐渐向一二线城市的改善型住房需求转移,逐渐形成以居民需求为主导,而非房企的融资环境驱动的新发展模式。
对于扩内需政策的预期交易或将延续。
短期来看,由于经济数据在1、2月份可能缺乏验证,市场对于政策预期的交易可能仍会延续。此外,港股大多数企业都与国内经济和内需相关,而与出口关联度较低。政策端在扩内需层面的边际变化,例如地产需求端、居民大宗消费等,仍将是港股市场短期的主导因素之一。在此过程中,政策出台的节奏和力度或不及预期,可能导致相关行业出现阶段性调整。策略上,现阶段建议分散筹码、逢低加仓,或可取得较高的胜率和期望收益。
目前处于港股牛市“三级火箭”第二阶段,未来仍有较大修复空间。
第一阶段,11月以来,恒指从估值陷阱转换至价值洼地,也就是到达2万点附近,这个过程已经结束。到了第二阶段,海外流动性在加速修复,同时国内疫情冲击影响已过至暗时刻,有望开启经济复苏之路,预计短期上涨空间为4%-9%。第三阶段,仍可期待宏观条件改善后所带来的恒指盈利增速预期上修,将打开港股进一步上升空间。
风险因素:1)国内扩内需政策力度不及预期;2)海外通胀超预期;3)高通胀叠加经济衰退,可能提升欧债风险;4)地缘政治冲突。
(责任编辑:娱乐)
- 荣耀MagicOS细节体验比华为鸿蒙更深更透,赵明:成长和突破一定是打破既有的东西
- 国办: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 年底前将医疗服务价格调出成本监审和价格听证目录
- 女子在渝是乎酸菜鱼外卖中吃出蟑螂:要求赔偿1000元遭店家拒绝
- 厦门:首套房商业贷款利率下降到4.55%,可提公积金作首付
- 快手:第三季度电商交易总额为2225亿元 同比增长26.6%
- 门店人满为患,香奈儿将为亚洲顶级客人开设私人精品店
- 梅西百货盘前涨2%,市场预期公司营收同比增13.3%
- 日媒:苹果iPhone 14开发进度因疫情影响已落后于计划
- 大波士顿地区的苹果零售店遭汽车冲撞,多人伤亡
- 外媒:斯里兰卡大幅上调燃油价格 柴油上涨近40%
- 热搜第一!搜狐全体员工遭遇“工资补助”诈骗?张朝阳:员工内部邮箱密码被盗,资金损失总额少于5万……
- 午评:两市早盘窄幅震荡沪指涨0.6% 港口航运板块领涨
- 《阿凡达2》内地定档12月16日,还能带来电影视觉革命吗
- 文远知行获博世战略投资 双方将联手研发L2-L3级高级智能驾驶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