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亟须提升财政补贴使用效益
来源:金融时报
审计署审计长侯凯近日向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作《国务院关于2021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农业审计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时表示,2018年至2021年6月,保险审计的高质10省和农垦集团共安排农保补贴773.02亿元。
国内外实践经验均表明,展亟政补政策提供的须提财政补贴是支持农业保险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但与此同时,升财如何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的贴使使用效益,也是用效益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审计报告揭示三大问题
《报告》显示,农业重点抽审农保补贴182.85亿元,保险涉及354个农保管理部门及保险分支机构,高质其中发现的展亟政补主要问题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须提保险覆盖率和保额标准偏低,难以有效弥补受灾损失。升财《报告》显示,贴使至2021年6月,3省尚未按规定开展全部三大主粮的政策性保险,涉及5882.71万亩。9省和北大荒集团部分保额标准低于国家规定,单位保额无法覆盖种子、化肥等直接物化成本。
二是部分地方政府履职存在越位失位,影响实际工作成效。7省通过直接指定保险机构、强制保险机构违规承保理赔等方式,违规干预具体保险事务;部分地方违反“农业保险愿保尽保”政策,直接或变相限制农户投保。9省和北大荒集团2018年以来存在未按规定足额配套、拨付结算不及时等问题金额94.56亿元,其中28县还违规提高自缴保费比例,变相将1.94亿元配套责任转嫁给农户。
《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2019年出台的《关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强调,明晰政府与市场边界,地方各级政府不参与农业保险的具体经营。在首都经贸大学保险系教授庹国柱看来,除了正面强调上述规定,还可探索制定更加具体的负面清单,以推动解决部分地方政府越位失位的问题。
三是挤占挪用、申领不实、骗取套取农保资金,损害农民利益。《报告》显示,8省和北大荒集团违规发放保险业务协办费等5483.55万元;4省虚报多得中央农保补贴2.95亿元;7省11家保险机构通过虚增保险标的等骗取农保补贴1686.04万元;19家省级保险机构“拖赔惜赔”,未按时或足额支付投保农户理赔金3.65亿元;49家省级保险机构“店大欺客”,未落实“无赔款优待”等惠民政策,变相增加农户投保负担。
强支持与强监管将并行
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央财政安排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333.45亿元,较上年增长16.8%。自2007年实施保费补贴政策以来,财政部累计拨付保费补贴资金2201亿元,年均增长21.7%。
不断增加的各级财政补贴,有效支撑了农业保险近年来的快速发展。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最大“能源”基础是财政补贴,没有财政补贴就没有政策性农业保险,更没有高质量发展的农业保险。庹国柱表示,“在未来追求高质量发展时期,中央财政补贴的增长幅度更显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扩面、提标、增品’的速度和质量,主要依赖于中央财政支持的增长状况。”
《指导意见》也提出,要优化农业保险财政支持政策,探索完善农业保险补贴方式,加强农业保险与相关财政补贴政策的统筹衔接。
与此同时,加强财政补贴资金监管,对骗取财政补贴资金的保险机构予以严厉惩罚,也是提升财政补贴资金使用效益的题中应有之义。
今年1月,财政部修订出台《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提出,省级财政部门应当按照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有关规定,科学设置绩效目标,开展绩效运行监控,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绩效评价制度,并将其与完善农业保险政策、遴选承保机构等工作有机结合。
《办法》还显示,财政部将适时对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使用情况和效果进行评价。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执行情况动态监控机制,定期或不定期自查本地区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工作,监管局应当定期或不定期抽查,有关情况及时报告财政部。
科技助力提高使用效率
农业保险一直是深化保险科技应用的重要领域。近年来,保险科技也在支持农业保险产品创新、提升农业保险服务效率、完善农业保险监管机制等方面日益扮演着更加关键的角色。因此,在规范农业保险发展、提升财政补贴资金使用效益的过程中,保险科技的作用不容忽视。
相关报告建议,通过深入应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相关政府部门可以有效识别农业保险业务中的弄虚作假、骗取补贴等违规行为,并及时采取有力的监管措施。例如,基于保险机构的农业保险承保理赔业务数据,通过设置各种校验规则,识别出重复投保、重复理赔、承保数量异常、承保理赔农户不一致、倒签单等违规行为。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此前也表示,为进一步提高农业保险数据真实性、准确性,财政部依托中国农业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建设全国农业保险数据信息系统,通过对接承保机构农业保险业务系统,及时、完整、准确共享保单级数据,做到可核验、可追溯、可追责,让农业保险数据取之于农、用之于农,不断夯实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基础。
此外,业内人士还建议,可运用区块链技术,在各级财政部门和各级保险机构之间建立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拨付监控平台,对各级财政部门向保险机构拨付保费补贴、各级保险机构实收各级财政部门保费补贴进行动态监控,从而有效跟踪各级农业保险补贴的执行进度,帮助解决当前存在的地方拖欠保费补贴、补贴迟迟不到位等问题,提升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效率。
(责任编辑:知识)
- 我国养老保险体系建设 还有哪些地方需再完善?
- 姚洋:怎样理解“中国式现代化”
- 【教育有料】泰晤士2023年世界大学学科排名 U.S.News2023世界大学排名
- 拆解大行三季报:存款定期化加剧息差压力,全年基本面承压
- 北京延庆区筛查出7名社会面核酸阳性人员
- 被列入违规名单!葛兰素史克公司被暂停参与国家药品集采申报资格
- 乳业巨头伊利明显觉得自己被低估了,但市场似乎没理解其苦衷
- 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及美元周期与棉价相关性
- 托稳信贷与债券融资 央行\
- 三一国际前三季度经调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2.96亿元 同比增加38.6%
- 广汽集团获控股股东累计增持902万股H股
- 疫情中的郑州富士康:返乡人员多为河南籍短期工
- 宋城演艺探索转型难见效净利降逾80% 黄巧灵兄弟三轮减持累计套现64亿
- 至少跑赢9成基民的投资方法,被这些机构发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