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裂,股息率达33%,中药龙头20CM涨停。58股连年高股息率,慢牛股集中营,社保险资重仓7股
炒股就看,炸裂中药涨停资重权威,股息股连股息专业,率达龙头率慢及时,年高牛股全面,集中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营社
原创 陈见南
30日晚发布年报称,保险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50.94亿元,仓股同比增长5.07%;净利润26.17亿元,炸裂中药涨停资重同比增长898.92%;基本每股收益2.55元。股息股连股息公司拟每10股派发红利27元(含税),率达龙头率慢每股派发现金2.7元,年高牛股相比去年末收盘价8.19元/股,集中股息率接近33%。营社
在此消息影响下,保险振东制药今天早盘大幅高开,截至上午收盘,该股上涨20.04%,创历史新高。除了振东制药外,今年还有900多家公司披露了派现预案,、、等近200只个股股息率超过3%。从2019年分红情况来看,30多只个股有望连续3年维持3%以上股息率。
900多家公司合计派现超1.1万亿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截至3月31日,900多家公司推出派现方案,合计派现金额超1.1万亿元。派现金额区间分布显示,派现额在百亿元以上的有20家;派现额在10亿元~100亿元之间的有97家;派现金额在1亿元~10亿元的有339家。
派现总额最高的是,公司2021年度分配方案为10派2.933元(含税),合计派现金额达1045.34亿元,业绩来看,公司去年实现净利润3483.38亿元,同比增长10.27%;其次是,派现金额合计910.04亿元,公司去年实现净利润为3025.13亿元,同比增长11.61%;派现金额723.76亿元,位居派现榜第三位。
派现公司中,每10股派现金额在10元以上的有45家,每10股派现金额最高的是,公司拟每10股派现216.75元;其次是、重庆百货等,每10股派现金额分别为100元、37.9元。派现率分布显示,2021年度派现金额超净利润的有26家,分别是、、等,派现率在50%以上的有129家,派现率在30%~50%的有313家。
58股连续3年高股息率
以2021年度的每股派现额及当年末收盘价为基准,对上市公司股息率进行统计发现,已公布派现方案公司中,共有136家公司股息率超过3%。振东制药股息率最高,其次是重庆百货,公司2021年度实现净利润9.8亿元,同比下降6.68%,分配方案为10派37.9元(含税),股息率达14.57%;股息率较高的还有本钢板材、、等,股息率分别为14.29%、14.23%、11.28%。
股息率高于3%的公司中,从行业属性来看,银行、交通运输、建筑材料等行业上榜公司最多,分别有17家、15家、9家公司上榜。按板块分布统计,深沪主板公司有135家,创业板公司有1家。
高股息率是上市公司吸引长期投资者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关注一家公司的股息率不仅只看一年,还要看其持续性。数据宝统计,过去三年股息率均超过3%的公司共有58家。
慢牛股集中营,社保险资齐重仓7股
有人质疑,高分红高股息最终会除权除息、扣税从而失去意义,但对于长期投资者而言,持续高分红有着重大意义。一是代表着企业具备一定的盈利能力、同时赚的是真金白银,而不是纸面利润,公司暴雷的概率较小,有着较高的安全边际;二是每年的分红除息使股价降低,即便公司的利润和股价常年维持稳定,市盈率也会逐年降低,公司的估值在不断降低,股东回报率也会越来越高。
持续高股息率个股不仅能够快速回报投资者,在弱势中抗跌性显著。数据显示,58只高股息个股年内平均涨幅超过4%,远远跑赢大盘同期。从长期来看,这类个股往往成为慢牛股集中营。个股方面,中国神华、、、等众多个股慢牛特征显著。
一般而言,这类股票已经进入了成熟期,没有太高的成长性,行业格局、盈利能力稳定,也就较大程度上决定了其走势抗跌且慢牛。这一点也得到了稳健机构投资者的背书,比如社保险资等。
数据显示,58只高股息个股中,有14只个股为社保重仓股,18只个股为险资重仓股。其中,中国神华、、山东高速、、农业银行、工商银行、等个股为社保险资同时重仓股。今年以来上述个股整体上还获得了北向资金的增持,合计增持参考金额接近百亿元,、、、等多只个股增持超过10亿元。
(责任编辑:娱乐)
- 特斯拉降价,奔驰电动车降价,下一家会是谁?
- 海上风“吹”来新产业:新增装机中,海上风电增速已快于陆上风电
- 中国人寿与中国中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澳门金管局上调贴现窗基本利率75个基点至4.25%
- 昔日“鸽王”彻底转鹰 欧洲央行加息75个基点或箭在弦上
- 效仿微信?“木头姐”力挺马斯克:他将把推特打造成“超级APP”
- 埃尔梅拉咖啡种植户:来自中国的订单增多,我们的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 郭树清:八方面重点举措提升金融监管能力和水平
- 昆明至玉溪开行城际直达动车:最快仅48分钟到达
- 用一个词概括2022年,《柯林斯词典》选了它
- 高华科技闯关IPO: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连续三年下降
- 中外企业PK:谁能率先突破“一管血筛查多种癌症”技术?
- 宣昌能:存款保险制度作用显现 未来对存款类金融机构约束更强
- “寿险转长护险”,吸引力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