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评论:“公务员进村卖房”是用力过猛
原标题 评论丨“公务员进村卖房”是媒体猛用力过猛
推动房地产去库存,政府部门一定要有边界意识
公务员要下乡向农民推销房子?评论据媒体报道,今年初,公务广西玉林市政府定下了2022年全市各层级部门需完成推荐村民购房8000套的员进任务。此后,村卖当地的房用公务员都背上了“卖房”任务,并与个人的力过绩效考核挂钩。
今年以来,媒体猛由于楼市下行压力加大,评论很多地方都出台了购房支持政策。公务客观说,员进玉林针对村民购房推出的村卖折扣、现金补贴、房用契税优惠等政策,力过与很多地方刺激楼市消费的媒体猛做法大同小异。但将卖房纳入公务员考核,确实是比较罕见。其实,前几年也有个别地方出现过类似向公务员摊派卖房的做法。所以,将玉林称为公务员“卖房考核”第一城,是不准确的。
反常操作的背后,是玉林楼市去库存压力。如有声音表示,当地楼市去化周期长达10年。考虑到楼市的稳定,与地方财政等各方面息息相关,玉林急于鼓励村民买房的出发点,完全可以理解。只是,把公务员派到农村做起房地产推销员,相当于政府直接下场“卖房”,这多少有点用力过猛。且不论其效果如何,该做法可能引发的连带影响也不可不察。
比如,玉林市博白县就规定,积极落实推动人口进城工作的干部,在同等条件下,在提拔、职级晋升、评先评优上可优先考虑,在工作调动上予以照顾。这就意味着,原本复杂的公务员考核突然就变成了“以卖房来论英雄”。届时会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为了获得提拔机会,有的公务员不惜让亲朋好友买房来凑数?这对其他公务员公平吗?这样的激励机制,显然与公务员正常的任免提拔规则存在一定的内在冲突。
此外,村民要不要买房,本身应该基于完全的自愿原则,企业进行推销,也是正常的市场行为,但公务员向村民推销房子,这观感多少有些奇怪。首先,公务员自带政府公信力,他们动员村民进城买房,已经不是一般的推销行为,可能导致一些村民忽视本该有的消费理性,变成了一种“配合”式消费。而购房属于大宗消费,过程中涉及很多环节,购房后也面临种种权益风险,政府的公信力能够“兜底”吗?其次,公务员出面推销,也可能给开发商传递错误的信号。一是忽视房子本身的质量保障;二是隐含利益输送的可能性。
事实上,把卖房纳入公务员考核,或许有助于当地楼市销售数据在短期内的回暖,但从长期来看,这种做法是不可持久的。毕竟,再怎么动员村民买房,他们的消费能力都是有限的。尤其是在三四线城市普遍面临人口流失的压力之下,相比让公务员充当销售顾问去动员农民买房,当地更迫切需要思考的是,如何通过发展壮大产业,来增强“留人”的能力。因为只有靠产业留住人,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一个地方的房地产才能真正拥有持久的托底的力量。而发动农民买房,终究只是剑走偏锋且效果有限的权宜之计。
其实,一些地方的房地产行业出现今天的情况,除了外部因素的影响,也与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的不当配置有关。在一定程度上说,要帮助房地产行业渡过难关,也是一个行政和市场之手重新协调、“归位”的过程。因此,推动房地产去库存,政府部门一定要有边界意识,要明白自己到底应该要扮演怎样的角色,切勿走错片场。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朱昌俊
(责任编辑:百科)
- 还能上班吗?可以出门采购吗?地铁还运营吗?白云区疫情防控问答→
- 财报周后一地鸡毛 美国五大科技巨头市值蒸发近8000亿美元
- 产品被曝暗藏摄像头!涉事A股公司董事长:不存在泄露隐私的可能!已下架相关产品
- 马斯克接管,CEO、CFO走人,推特正式退市
- 约翰逊爆料:俄乌危机爆发前,德国曾想让乌克兰认输,法国否认会“入侵”
- 印度:明年2月开始为首次载人航天进行飞行测试
- 京能清洁能源发布前三季度业绩 归母净利润24.82亿元同比增加25.74%
- 开门红临近 北京银保监局发文防范人身险佣金套利风险
- 视频|陪伴类机器人市场会爆发式发展吗?
- Meta第三季度营收277亿美元 净利润同比下降52%
- 大反攻!在岸人民币飙近1300点,一度收复7.17关口!发生了啥?专家解读来了
- 高技能人才培养按下“快进键” 上百所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将加快建设
- 经合组织预测全球经济2023年增长2.2%
- 销量大增但尚无规模效应,赛力斯三季度净亏逾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