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交楼,交楼后再付月供!”为了卖掉房子,开发商营销越来越花哨了
原标题:“2024年交楼,年交交楼后再付月供!楼交楼后”为了卖掉房子,再付开发商营销越来越花哨了
年底抢收季已至,月供越花佛山、为卖东莞等地多个新盘都打出了“交楼/收楼再供楼”的掉房营销活动,即购房者下订后不用马上支付月供,商营哨而是年交等到真正交付的收楼时才开始供楼。
这究竟是楼交楼后营销噱头,还是再付房企为抢收客户的招数?
11月7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多方采访了解到,月供越花虽然都打出“收楼再供楼”的为卖口号,但不同房企、掉房不同楼盘的商营哨具体落地方式或时间都有差异,有的年交楼盘会限制户型和名额,部分房源已经临近收楼日期或已经收楼;有的楼盘实质上是先交利息,收楼后再付本金月供;还有的则是延迟网签备案时间到交楼。
11月7日,多位房产资深代理人士告诉记者,在如今的市场行情下,房企推出各种所谓免首付、低首付、“收楼再供楼”之类的营销活动很多,但实际操作上并不都如字面意思的表述。“收楼再供楼”这类活动主要集中在总价较低的楼盘,对部分暂时资金或月供紧缺的购房者存在一定吸引力,不过这类活动绝大多数都是临时做法,不会长期、大批量推广。
“收楼再供楼”,
顶着压力也要抢收
记者了解到,保利近期在佛山、东莞的多个新盘都打出“收楼再供楼”、首付12个月长分期等营销活动。11月7日,记者以购房者身份致电位于佛山的保利华侨城云禧项目了解到,其“收楼再供楼”的具体操作就是首付长分期,等收楼后再办理按揭网签。
不过该项目预计最近的交付时间是2023年6月,还剩半年左右,均价约30000元/平方米,套均总价约235万-439万元。同样推出“收楼再供楼”的佛山保利和悦滨江在2021年就已经开盘,已经有部分楼栋交付,最近一批是2023年5月。
东莞保利琥珀的“收楼再供楼”也是等交房网签后开始月供,交付时间是2023年12月,99平方米户型优惠后的单价在26000元/平方米左右。
11月7日,广东中原地产项目部总经理黄韬在微信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开发商打出的各类如免首付、低首付、“收楼再供楼”等营销活动,并非真的是不要首付或低首付,只是变更了渠道或延长了时间。这类活动虽然一方面可以促进销量,但另一方面也存在购房者突然退房等情况。
从房企实际操作层面来看,“收楼再供楼”虽然部分只是延期按揭网签,但十分考验房企资金流动性等实力。比如,广东肇庆中交滨湖雅郡也打出“收楼再供楼”,其表示,“收楼再供楼”对于开发商来说是一件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事情,同时也能凸显其硬核实力,首先它非常考验房企的现金流,很多项目建设需要流动资金,卖得越多,收回成本越快,才能加速项目建成。
参与项目总价相对不高
除了头部房企外,佛山、东莞等地大多数楼盘都在主打低长首付分期、先收楼后首付、“收楼再供楼”等方式拉动成交。
11月7日,记者以购房者身份致电佛山美的卓越好时光项目了解到,目前推出了双11优惠和“收楼再供楼”活动,预计2024年初交楼,间隔时间较长。不过与保利不同的是,佛山美的卓越好时光的“收楼再供楼”在交房前每个月只偿还利息,收楼后再开始偿还本金,减少收楼前的月供压力。
深圳淘房前线创始人谢林锋告诉记者,“收楼再供楼”这类活动主要集中在总价相对不高的楼盘,一线城市也有类似延迟备案或补贴月供的促销。如深圳此前个别楼盘打出所谓“零月供”的做法是,房源先网签备案,到收楼前的月供资金由开发商直接在房屋总价基础上减免返还。
市场低迷下,房企在营销促销方式上不得不花样百出,以期带动销量。佛山中原战略中心数据显示,佛山的“银十”楼市表现平平,新增批售量环比“腰砍”,成交量仅略好于9月,同比减量13%,楼价整体保持平稳。
黄韬补充道,对于一些资金临时短缺或月供暂时紧缺的客户,“收楼再供楼”等营销方式有一定的带动性,但这类客户毕竟不是大批量存在的,真正有购买意向和实力的客户不会特别在意这些营销方式。
克而瑞数据显示,今年1-10月,佛山各梯队房企权益规模均处在近3年最低谷。权益TOP30房企仅收金865.22亿元,规模缩减超300亿元,甚至不敌去年TOP20规模。值得注意的是,相对而言,TOP3房企权益规模降幅最小,合计揽金299.2亿元,同比下降14%。换言之,区域市场头部房企的集中度还在提升。
(责任编辑:百科)
- 央行在香港发行250亿元央票,认购倍数达2.2倍
- 通力股份闯关深市主板IPO 李东生或将拥有4家A股公司
- 美西方筹划新一轮制裁,俄方:西方试图将联大变成政治施压工具
- 我国自贸区提升战略“划重点”
- 快手营收增速继续放缓 但亏损面大幅收窄
- 这类基金,不降反升!
- 我国进一步扩大社保费缓缴政策实施范围
- 粤港澳大湾区杰出青年企业家颁奖礼举行
- 收评:三大指数午后震荡回升 中字头概念股全天强势
- 美联储加息扰动有限 中国资产具配置性价比
- 河北正式拥有自己的药品进口口岸
- 楼继伟、苗圩、宁吉喆、陈文辉、居伟民、李剑阁集体发声……寻找确定性!
- 盘和林:私域运营谨防陷入流量急于变现误区
- 香港贸易发展局陈嘉贤:香港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融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