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家芯片公司半年存货增加71亿 “芯片荒”已变身“高库存”
近期,芯片荒半导体行业库存压力显现,家芯加亿不少芯片价格开始下跌。司半身高
8月16日,年存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刘兴亮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货增公开数据显示消费电子领域,已变尤其是库存在面板用芯片、通信用芯片、芯片荒模拟芯片等众多大类芯片中,家芯加亿价格降幅都不小。司半身高其中,年存大部分近两月内跌价超过20%,货增部分芯片降价超80%。已变
贝壳财经记者整理29家A股半导体类上市公司发现,库存有21家公司今年中期的芯片荒存货合计金额相比去年年底有所增加,8家公司今年中期的存货合计金额相比去年年底有所减少。加总来看,2022年中期29家公司的存货合计金额总共比2021年年底增加了71.34亿元。
29家A股芯片公司21家存货增加 高库存令价格承压
经历了去年的超级旺季以及“芯片荒”下不断加码的产能,芯片行业开始承受高库存带来的压力,直接表现就是价格的下跌。
据央视财经报道,某款意法半导体芯片是电子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2021年市场报价一度上涨至3500元左右一个,2022年从高位下滑至600元左右一个,降价幅度超过80%。另一型号的芯片2021年价格维持在200元左右一个,目前售价仅为每个20元左右,降价幅度达90%。此外,消费电子类控制芯片的市场价格也持续走低,从百元高位跌至两位数。
太平洋证券发布研报称,半导体行业,尤其是后端IC领域下半年的压力亦开始逐渐增加,由于去年超级旺季效应的递延,以及定金确认的周期性,上半年不少上市公司仍能交出不错成长答卷,但去年在行业抢筹般抢定上游晶圆所埋下的高价库存,接下来一两年将如何消化,是丢给国内IC企业强大的逆周期考卷。
8月16日,贝壳财经记者整理29家在去年年报与今年中报均公布了存货合计金额的A股半导体类上市公司发现,包括中微公司、寒武纪等在内的21家公司今年中期的存货合计金额相比去年年底有所增加,而芯能科技、利扬芯片等8家公司今年中期的存货合计金额相比去年年底有所减少。
将这29家芯片公司的存货合计金额加总,2022年中期29家公司的存货合计金额总共比2021年年底增加了71.34亿元。
29家半导体类上市公司今年中报存货合计金额与去年年报存货合计金额对比。贝壳财经记者罗亦丹使用Wind数据提取在上述公司中,以自主研发、销售服务为主体的半导体器件设计和销售公司韦尔股份2022年中期存货相比2021年年末增加近40亿元,是存货增加最多的公司。
韦尔股份在半年报中表示,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存货规模可能进一步增加,并影响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如果未来出现由于公司未及时把握下游行业变化或其他难以预计的原因导致存货无法顺利实现销售,将对公司经营业绩及经营现金流产生不利影响。公司已制订合理的存货跌价计提政策并有效执行,并将在未来密切关注下游变化,降低产品库存风险,同时公司将积极同上下游沟通,避免出现产品价格大幅下跌的情形,从而降低公司存货规模较大的风险。
国内芯片代工龙头公司中芯国际在接受投资者调研时称,目前看到最大的库存调整在智能手机领域,根据公开的数据,2022年上半年智能手机领域的销售下跌17%,下跌主要发生在4月到5月。智能手机终端公司由于仍有大量的库存,所以不需要采购额外的芯片,“接近年底时,终端公司的决策者都会为明年做计划,如果明年的计划乐观,就会开始备更多库存,开始下订单。”
国金证券分析称,虽然中芯国际受惠于国产替代,国内客户一季度动能仍强(环比增17%,同比增105%),但其营收占比68.4%的国内芯片设计客户库存月数偏高将成为公司下半年或2023年的风险。
“芯片荒”下产能增加是高库存主因
产能的不断增加是芯片高库存的主因。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出货了1.15万亿颗芯片。过去两年的全球性“缺芯”,让许多芯片制造商们不断扩产增能,由此引发了对未来芯片产能过剩的担忧。
8月16日,刘兴亮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到2024年总计有25座8英寸与60座12英寸晶圆厂将建成,总投资额近一万亿元,届时全球8英寸晶圆产能将提高近20%,12英寸产能将提高将近50%。
相比国内情况,国际芯片厂商的库存量增加更为明显。有外媒以全球近2350家芯片相关上市制造公司为对象,整理得知2022年一季度库存金额比2021年年底暴增约970亿美元,库存剩余量和增量皆创十年来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国际芯片巨头英伟达、英特尔的二季度财报各项数据均大幅下滑,有声音称芯片行业已陷入周期性低迷。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表示,“随着季度的推进,我们的游戏产品销售预期开始显著下降,在公司判断宏观条件对销售侧的影响将持续后,与合作伙伴采取了调整渠道价格和库存的策略。”
8月14日,硬件爆料者 @MEGAsizeGPU称英伟达已恢复生产RTX 3080 12GB显卡,原因可能是GA102 GPU库存太多了。有外媒报道,英伟达正在协助显卡厂商清理RTX 30系列高端显卡的库存,从而为RTX 40系列腾出空间,让该系列拥有更大的预订量。
日前,台积电也在法人说明会中指出,目前半导体供应链库存调整需要几个季度,可能将持续到2023年上半年。
太平洋证券认为,半导体行业由于去年行业极端的芯片荒,不管是终端厂商、渠道商或是设计厂商,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库存堆砌。6月,韩国芯片库存同比飙升79.8%。如何去化库存已成为萦绕产业链的难题,晶圆厂收紧资本开支或许是一种解决方式,但这也只能保证库存不再无序飙升,如何在现有库存需要进行减值计提之前有效去化,销售端仍是症结所在,然而当下全球的经济通胀,为销售复苏蒙上了一层不确定性。
8月16日,创金合信芯片产业股票基金经理刘扬公开表示,去库存和需求回暖,有可能会在今年底明年初逐步发生。具体看,中国市场芯片库存高点在去年四季度末到今年一季度,美国和欧洲等海外库存高点则在今年二季度。中国的库存高点和库存去化都早于海外一个季度左右,通常去库存一般需要两到三个季度。从这一角度看,中国可能率先实现去库存、开始补库的过程,而国外可能会在明年上半年完成去库存。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罗亦丹 编辑 徐超 校对 付春愔
(责任编辑:娱乐)
- Rivian员工投诉伊利诺伊州工厂违反安全规定致多人受伤
- 突发!挪威海底电缆断裂!“北溪”管道爆炸后,挪威武装部队出动F-35战斗机,英、法、德也出手了……
- 法拉第未来:董事会建议投票“赞成”反向股票分割提议
- 从“盛夏”到“深秋”的转换 你准备好了吗
- 刘强东发内部信,以高管降薪等多种方式提升员工待遇
- 以色列央行上调基准利率至2.75%
- 郎酒集团董事长汪俊林公布核心产、销、存数据
- “无理、武断”!俄罗斯驻日本大使馆抗议!咋回事?
- 干啥啥不行,卖壳第一名!乾景园林的第三次卖壳,是A股最奔放、最没有下限的割韭菜行动!
- 英国宣布放弃部分减税计划,英镑对美元汇率应声上涨
- 小摩:继续看好澳门博彩行业 首选金沙中国
- 俄央行制定新的汇率确定机制
- 泰康保险集团快速应对河南安阳厂房火灾事故
- 三亚海棠区部分区域实施临时性管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