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恒指将反弹至23000点 中长线迎机遇
炒股就看,机构将反权威,弹至点中专业,长线及时,迎机遇全面,机构将反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弹至点中
原标题:机构:恒指将反弹至23000点 中长线迎机遇
财联社(上海,长线编辑 周新旸)讯,迎机遇综合市场近日对港股的机构将反研判,机构认为下一季度恒指最多可反弹至23000点,弹至点中短期内关注高股息、长线低估值标的迎机遇,中长线布局迎来机遇。机构将反
中金:港股区间震荡 短期关注高股息标的弹至点中和低估值标的
中金公司建议,往前看,长线他们认为短期内港股市场维持区间震荡,主要考虑到:
监管不确定性和地缘紧张局势仍在持续,因此海外基金、尤其是大型主权财富基金可能不会很快重新流入海外中资股市场;
国内疫情传播仍然处于上升趋势;稳增长政策仍在持续发力过程中,密集发布的年报业绩将对市场带来影响以及卖空占比仍然居高不下。
不过,市场也并不乏积极的因素,例如估值水平已经非常具有吸引力;更多企业正筹划扩大股票回购力度或发放高额股息;香港本地疫情高点正在过去,未来几周有望逐步缓解,从而可能利好本地股票修复。
板块方面,中金建议短期关注高股息标的和低估值标的,例如部分金融、电信和能源板块。另外,前期跌幅较大的优质成长股在中期也值得关注。
长期而言,他们仍然建议关注产业升级、消费升级以及国货消费品牌崛起等主题性机会。
建银国际:港股Q2表现或将好于Q1
建银国际证券研究部董事总经理及首席策略师赵文利预期,第二季走势会较第一季好。赵文利建议低吸电讯股及回购力度大的香港本地地产股。
虽然港股经历了第一阶段的估值修复,但香港疫情下降速度缓慢,内地疫情压力大,加上中美对中概股问题仍在沟通,导致市场仍未能看清方向,料港股短线在21500至23000点震荡。
东亚:反弹最多看23000点
东亚银行首席投资策略师李振豪指,从基本面看,港股并未突破下降轨。恒指预测市盈率低于10倍,市帐率处于0.8倍,加上恒指派息率平均达3厘,对长线资金具吸引力。
港股一度跌穿20000后便见反弹,以恒指过去10年平均市盈率约11.25倍推断,港股潜在反弹空间约10%至15%,即约22000点至23000点水平。
他认为,资本市场更关注欧美对俄罗斯的制裁,制裁影响会延伸至第三季,连带香港通胀问题出现,疫情继续反弹拖累经济,料港股仍在低位徘徊。
港股市场向好除了需要俄乌局势转好,未来香港疫情缓和将利好香港本地租务及餐饮零售业。
海通国际:中港股先低后高
海通国际集团资产管理业务主管及董事总经理王胜祖在接受香港经济日报采访时表示,港股的底部可能已出现,但反弹力度不足,市场需要长时间修复,不宜抱有大反弹或反转的期望。
他表示,港股市场容量始终不如内地及美国,美国加息亦会导致香港资金外流,北水南下不能抵销香港的资金流出。面对经济放缓及疫情,内地经济料到下半年好转,故预期中港股市全年出现前低后高旳走势。
他建议现时采取防守部署,相对看好与国内经济更密切的板块,例如基建、能源及消费股。李振豪又称,目前市场估值有利于中长线部署,看好金融、周期股、派息股,但对科技股悲观,因美方对中概股打压未有停止,料科技股股价将继续大起大落。
(责任编辑:知识)
- 陈吉宁:北京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均居全国首位
- 房地产板块开盘继续大涨 多股涨停
- 人才培养如何跟得上“天文热”升温的速度
- 经济日报评论员:造就更多胜任新时代经济工作的行家里手
- 临港现代化新城形态初步显现:接下去到十四五末是重要发展阶段
- 得物再回应“华为手机提示得物删除照片”:删除的是临时缓存文件
- 董希淼:寻求消费金融新突破,加大对新市民群体服务,开发大宗消费金融产品
- 央行、银保监会16条措施支持房地产发展,房地产股再迎普涨
- 俞敏洪:东方甄选以前接近半年的带货量不如现在一天
- 面对影响股价的重大传闻,上市公司动作应该更快些
- 别高兴太早!美联储理事“泼冷水”:离暂停加息还很远
- “双十一网购节”福建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16.2%,零售额超1000万元企业有128家
- 经济日报:勿滥用区块链概念
- 11月13日0-24时,吉林省新增本地无症状感染者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