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连续4天30亿逆回购,释放资金面常态化信号
7月7日早间,央行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继续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3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连续中标利率为2.10%。天亿
图片来源:中国人民银行这已经是购释本周连续第四天开展逆回购操作,因今日有800亿元逆回购到期,放资人民银行公开市场实现净回笼770亿元。金面
本周连续逆回购规模小,常态中标利率低值得关注。化信号多位业内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央行中国货币政策正陷入两难境地,连续从连续四天30亿元的天亿低量逆回购货币政策来看,或正处于观望状态。购释此外,放资持续较低的金面利率水平也值得关注,从维持较低的常态利率水平可以看出,市场流动性依然充裕。
连续4天逆回购
7月7日早间,央行发布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当日开展30亿元逆回购操作,期限为7天,中标利率维持在2.10%。
7月4日开始,7天30亿元逆回购操作已经连续开展了4天,总计净回笼资金3780亿元。Wind数据显示,30亿元的7天期逆回购操作量是今年以来最低值,也是2021年1月曾实施20亿逆回购操作量以来最低值。2021年2月20日至今,央行每个交易日持续进行逆回购投放量均在100亿元及以上。
“与近两年相比,2022年逆回购整体操作规模较小,5、6月份甚至连续维持零净投放量,可以看出市场流动性相当充裕。”业内人士向本报记者分析指出。
图片来源:华夏时报制图(单位:亿元)华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吴信如告诉《华夏时报》记者:“目前中国的货币政策已经陷入两难。从疫情等影响下经济下滑和就业困难角度看,货币应该保持宽松;但是从国内油价波动上涨、PPI涨幅高位、存在通货膨胀压力等以及美国加息缩表的角度看,中国货币政策应该收紧。”
“在这种两难的情况下,连续实施30亿低量逆回购,可以看出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动作幅度小,或是处于观望状态。”吴信如分析指出。
进入下半年,低量逆回购常态化或是体现经济正持续恢复的好信号。
业内市场人士向本报记者分析指出:“一般来说,低量逆回购常态化在经济回暖的时期会出现,如2020年5月、6月以及2021年初经济增长逐步恢复,曾持续开展连续小规模逆回购情况。当前疫情好转。国内经济也正在逐步回暖修复,央行采取低量逆回购常态化,也体现了宽信用目标正在回归。最近一段时间或会持续维持低量低利率逆回购。”
“北京时间周四凌晨2点美联储公布的6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指出,在通胀持续飙升、经济衰退警报拉响的背景下,7月会议是否将加息50或75个基点,成为关注焦点。此举也会对我国货币政策产生较大影响。”上述市场人士介绍。
释放资金面常态化的信号
本周持续30亿逆回购,市场人士认为,此举是在向市场传递下半年资金面常态化的信号,而非货币政策转向收紧的信号。
广发固收刘郁团队分析报告指出,随着疫情影响的退去,资金面或早或晚会回归常态。回归节奏上,关注失业率和工业增加值的修复情况。资金利率回归常态,并不意味着资金面收紧,隔夜利率中枢或维持在1.8-1.9%区间,预计仍低于7天逆回购利率,属于货币偏宽松的状态。这一过程,对中长端利率的影响不大,调整压力可能集中在短端利率资产,如1年及以内的利率债、信用债和同业存单等。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6月底召开的2022年第二季度例会指出,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稳中求进”仍是主要基调。
央行此前发布的《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也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搞好跨周期调节,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下一步,深入研判流动性供求形势,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进一步提高操作的前瞻性、灵活性和有效性,稳定好市场预期。
此外,当下债市杠杆率提升,从百亿逆回购降至30亿逆回购,广发固收刘郁团队认为,这间接给债市较高的杠杆率“提醒”,6月末银行间隔夜利率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季节性波动,这种波动与较高的杠杆资金需求不无关联。
“后续流动性回归常态的过程,仍取决于宽信用和经济状况,以及债市杠杆率情况,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广发固收刘郁团队指出。
(来源:华夏时报)
(责任编辑:综合)
- 传统药企绿色转型记
- 加拿大持刀袭击事件在逃嫌犯落网,其父母曾呼吁自首
- 北京银行董事长霍学文:把数字化转型作为全行核心发展战略,力争通过三年时间打造成为国内领先的数字银行
- 万科张海:四大一线城市住宅总交付量约37万户
- 错过《原神》,B站还要错过《魔兽》吗?
- 琴澳统计口径趋同:破题GDP核算差异,加快建立常态化评估机制
- 韩国发布出口竞争力强化战略
- 成本飙升 欧洲最大铝厂将减产22%
- 刘强东发布全员信:拿出100亿元设住房保障基金 高管降薪10%提升员工福利
- 欧元兑日元升至2015年来的最高水平 欧洲央行稍晚将做出政策决定
- 保险业携手打造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助力社会治理、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 护航经济社会稳健运行
- 郁亮呼吁“生火取暖”,万科也难言乐观
- 阳光保险集团通过港交所聆讯 上半年总保费收入为629.52亿
- 产油国稳价意图明显 国际油价下跌阻力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