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肖远企在2022年金融街论坛上的讲话
肖远企在2022年论坛上的全文企年讲话
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 肖远企
(2022年11月22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肖远大家好。金融街论本场论坛由中国银保监会牵头主办,坛上主题是全文企年:金融精准服务新市民,奋进共同富裕新征程。肖远感谢北京市政协林抚生副主席参加本场论坛并致辞,金融街论欢迎各位嘉宾参会,坛上期待分享大家精彩发言和观点。全文企年
党的肖远二十大强调,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金融街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坛上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全文企年目前,肖远我国约有3亿农村人口通过就业、金融街论就学等方式转入城镇,成为新市民。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重要举措。下面我就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谈两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第一,精准把握新市民需求,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2022年3月《中国银保监会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印发后,各地细化了具体落地措施,金融机构积极推出专属产品,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也要看到金融服务仍处于探索实践阶段,新市民群体的广泛性、差异性决定了金融服务需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需要进一步提升服务的可得性、便利性和精准性,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要主动发现新市民金融需求。新市民是个很大的群体,涉及行业广、归属管理部门多、信息分散。金融机构要深入新市民所处的行业、企业和人群,真正走进社区、走进城中村、走进这一群体,开展调查研究,了解他们在就业、创业、住房、医疗、教育和养老等方面遇到的难题和诉求。加强与政府部门、行业主管部门沟通交流,争取政策支持。要善于创造新市民金融需求。一些新市民对金融产品了解不多,甚至比较陌生。金融部门要多加宣传,增加供给,丰富品种,提供多样化选择。通过供给创造需求,为新市民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同时,增加金融供给也能发挥“良币驱逐劣币”效应,使不规范甚至具有欺骗性质的“伪金融产品”越来越少,直至退出市场。要精准满足新市民金融需求。新市民金融需求呈现很大差异。城市创业人员、新就业白领和快递服务、建筑工人、家政安保等人群的金融需求不尽相同,同一群体在不同城市的需求也很不一样。金融机构要进一步细分客户、细分市场,提升服务精准性。新市民流动性强,金融机构要不断优化账户开立、工资发放以及征信查询等标准化基础金融服务,确保在不同城市之间的一致性、均等性和互认性。同时还要提供特色化金融产品。例如,针对创业人员的担保贷款、针对快递和建筑工人等灵活就业人员的各种保险产品等。这些都需要有足够个性化的设计和安排。
第二,熨平周期波动影响,提升新市民金融健康水平
新市民三分之二以上是灵活就业人员,就业和收入受经济周期、所从事工作性质、甚至气候等因素影响较大,可能存在更大波动和弹性。例如,在经济上行时,就业容易,收入也较多;经济下行时,就业困难,收入会下降。又如,在北方建筑行业冬天有很长时间不能施工,建筑工人就可能暂时性不能就业,收入会下降,甚至暂时没有新的收入。
金融机构可以发挥优势,帮助新市民做好财务规划和财富管理。特别是要提供有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能够平滑这种波动对其个人和家庭金融健康产生的不利影响。金融健康是衡量个人、家庭满足支付短期债务和消费,以及储备长期支出和抵御长期风险能力的关键指标。保持新市民金融健康尤其重要,这是其正常生产生活能及时修复并保持稳定的关键。因此,金融产品在波动曲线的不同时点上最好能灵活调整,与新市民就业和收入弹性较大这一特点相匹配相适应,要努力避免因财务接续可能中断和财务脆弱而使金融健康遭受损害。另外,金融部门也要帮助新市民做好金融健康管理,避免过度负债过度杠杆,拒绝高息诱惑高息陷阱。
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祝本次论坛圆满召开。
(责任编辑:热点)
- 股指期货涨跌不一 IH主力合约涨0.62%
- 9月2日沪深两市涨停分析:欢瑞世纪收获5连板 北纬科技7天5板
- 丽珠集团:重组新型冠状病毒融合蛋白疫苗被纳入序贯加强免疫紧急使用
- 万亿迪王股价打8折!巴菲特6天又减持1157万股
- 易会满: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
- 9月5日听上银基金杨建楠、银华基金苏冲等大咖说:解读半导体中报 谈投资新视野
- 恳请共渡难关,合景泰富发起美元债交换要约
- 国家医保局:6成反馈支持治理种植牙天价收费,相当数量意见认为费用应控制在一万以内
- 华安证券:维持阿里巴巴-SW买入评级 目标价153港元
- 第八届快递“最后一公里”峰会在北京举行 国家邮政局副局长陈凯致辞
-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在京闭幕 表决通过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新修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 脑机接口新进展:国内首个半侵入式设备发布,有望解决多项医学难题
- 探索财富管理银行新路径,锚定三大北极星指标!光大银行制造业贷款占比近20%,不良率仅1.24%
- 内蒙古取消优惠电价政策,影响几何?多家企业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