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示范区发布3周年成果,下一个三年持续做好制度创新
“三年来,做好制度示范区着力推进108个重点项目,长角持续创新总投资5630多亿元。示范实践中,布周示范区三年来形成的年成112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有38项已向全国复制推广。果下个年” 在15日举办的做好制度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举行三周年建设成果新闻发布会上,示范区理事会秘书长、长角持续创新执委会主任华源介绍称。示范
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秘书长、布周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区域发展研究室主任宗传宏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此次成果发布,体现在制度创新上,主要是模式创果的可复制、可推广。
宗传宏称,模式创新方面,制度创新和项目建设“双轮驱动”,通过制度与项目的联动、融合,延伸、创新制度,形成一系列操作性强的标准、规范、细则、流程等,构建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这样对可复制、可推广形成了有力的支撑和借鉴作用。在可推广、可复制方面,制度创新成果的覆盖范围广,涉及10个领域;数量集中,达到112项;推广效率高,达到38项。
“近年来,示范区的制度创新,实现了从点到点,向点到面(南京都市圈、杭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等)的转变,再上升到长三角乃至国家政策。譬如国家发改委近期发布的《长三角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其中就有示范区创新成果的贡献。” 宗传宏说。
根据发布会介绍,在生态环保领域,示范区联保共治机制更加健全,生态环境标准、监测、执法“三统一”制度深入实施,示范区空气质量指数优良率、地表水环境质量III类水质断面比例等指标持续改善。
在碳达峰碳中和领域,示范区也在今年推出2项成果,在示范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指导意见基础上,出台示范区碳达峰实施方案,打造一批绿色低碳示范片区和项目,积极探索“协同达峰、合作中和”有效路径。
三年来,示范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0.9%。2021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2411家,较上年增长31.5%。
谈及下阶段工作,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陈建忠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华为青浦研发中心、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等重大项目的落地,预示着绿色经济、数字经济、科创经济等正成为示范区未来的新方向。包括在未来,沪苏嘉城际的建成,也将会对长三角区域内人员互动、要素流动带来很大的推动作用。
“可以说,示范区从原先的两区一县交界的‘薄弱处’,逐渐转变成体现改革、发展的重地,今后更会是一个生态友好型、高质量发展的‘窗口’。”陈建忠说,下一个三年,示范区将持续做好制度创新,及相关模式探索,走出一条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区域发展之路,为长三角乃至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休闲)
- 白云山再度延期“大南药”募投项目,昔日主力业务如今麻烦缠身
- 市值蒸发2400亿,股民数量却翻倍,三一重工值得爱吗?
- 马斯克插足谷歌创始人布林婚姻致两人关系破裂?马斯克回应:胡说八道,昨晚还一起参加聚会
- 健民集团半年净利1.98亿增18.7% 拟投2000万成立中医产业公司
-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中金公司:A股长期估值中枢将稳中有升
- 人民日报:金融为实体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 德国前总理施罗德抵达莫斯科 将与俄方就能源政策问题展开沟通
- 千亿级大整合!中国铝业66亿收购云铝19%股份
- 11月21日操盘必读:影响股市利好与利空消息
- 深圳:疫情形势总体可控 发生大规模扩散的风险较低
- 博时基金市场点评7月26日:两市震荡向上,地产股继续领涨,关注业绩超预期板块
- 刘煜辉今天分享:是牛市的中继,还是熊市的反弹?
- 百度:第三季度,Apollo Go提供47.4万次乘车,同比增长311%
- 英媒:疫情蔓延,英国私人养老院年利润率平均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