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金所控股向港交所递交双重主要上市申请,不涉及新股融资
旗下美股上市公司陆金所控股(NYSE:LU)向港交所正式递交上市申请。陆金
2月1日,所控所递上市申请陆金所控股上市申请书(下称“文件”)在港交所公布。股向港交股融文件显示,交双及新陆金所控股以介绍上市方式于港交所主板进行双重主要上市,重主资不发行新股;摩根大通、不涉摩根士丹利、陆金瑞银集团为上市联席保荐人。所控所递上市申请
双重主要上市即同一公司在两地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向港交股融上市公司会同时拥有在两个上市地的交双及新同等上市地位,假若在其中一个上市地退市,重主资也不会影响到另一个上市地的不涉上市地位。
图片来自陆金所控股上市申请书文件披露,陆金此次陆金所控股在港交所介绍上市并不涉及任何新股份的所控所递上市申请发售或任何其他证券的公开发售,并且不会根据介绍上市筹集新的股向港交股融所得款项。公司董事认为,公司在香港及纽交所两地拥有双重主要上市地位属合宜且有利,“两个市场吸引不同背景的投资者,有助于扩大本公司的投资者基础及增加股份的流动性。具体而言,于香港及纽交所两地拥有双重主要上市地位,使我们得以接触更广泛的私人及机构投资者并从中受益。于香港上市可配合我们在中国的业务重心,这对我们的增长及长期战略发展至关重要。”
控股股东方面,文件显示,平安集团持有陆金所控股41.4%的股份。截至1月27日,平安集团通过安科技术与平安海外控股分别间接持有陆金所控股2.85亿股及1.9亿股股份,共约占公司已发行及流通在外股本总额的41.4%(未计及根据股份激励计划或于转换任何尚未行使可转换本票后可能发行的任何股份)。因此,平安集团、平安金融科技、平安海外控股及安科技术为陆金所控股的一组控股股东。其中,安科技术是平安金融科技的全资子公司,平安金融科技是平安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平安海外控股是平安集团的直接全资子公司。
图片来自陆金所控股上市申请书文件披露,陆金所控股总收入由2020年的520亿元增至2021年的618亿元,并由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460亿元减至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458亿元;2020年及2021年的净利润分别为123亿元、167亿元,截至2021年及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净利润分别为138亿元、96亿元;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净资产为951亿元,包括银行存款458亿元。
经营业务方面,文件显示,截至2022年9月30日,陆金所控股累计服务约6.6百万名小微企业主,发放给小微企业主的贷款余额为4934亿元,自2020年12月31日起以17.7%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并占通过平安普惠品牌赋能贷款余额的81.1%,这一比例自2020年以来增长了12.6个百分点。公司新增贷款规模由2020年的5650亿元增至2021年的6484亿元,并由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4968亿元减至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4176亿元;贷款余额由2020年的5451亿元增至2021年的6610亿元,而后减至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6365亿元。
陆金所控股作为中国平安“孵化”的金融科技公司,于2020年10月30日在纽交所挂牌上市,发行价为每股13.5美元,募集资金总额约为23.63亿美元。截至发稿前,陆金所控股(NYSE:LU)盘前上涨4.92%,报3.2美元。
(责任编辑:休闲)
- 投资者押注美联储放缓加息 资金大量回流欧洲公司债
- 上海下周将大面积封控并采取“百日行动”?上海发布回应
- 广期所:推动工业硅期货尽快上市
- 上海幻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收购北京绮心科技有限公司股权案行政处罚决定书
- 铜道控股重新符合纳斯达克持续上市标准
- 为推动世界人权事业作出中国贡献
- 纽约黄金期货周五收高0.15% 本周累计下跌3.3%
- 斯里兰卡多位部长相继辞职
- 国家卫健委:要全链条、全要素的加强防控处置能力建设,扩充重症救治资源
- 巴西研究机构:6月份亚马孙森林砍伐面积创新高
- 经济日报:多举措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 多地提高医保最低缴费年限 主要影响两类人群
- 央视聚焦个人养老储蓄:发行目的是什么?收益情况又如何?
- 工人日报“问诊”互联网医院:线下检查结果能互认,线上为何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