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通报疫情期间四类价格违法行为 涉及诱导消费、不明码标价等类型
中国网财经3月29日讯 据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官方微信公众号29日消息,上海上海市场监管部门重点围绕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通报粮油肉蛋菜奶等基本民生商品,与疫情防控密切相关的疫情口罩、消毒液、期间抗原自测产品等防疫用品,格违迅速行动,法行费加大价格监管力度,为涉依法从重从快查处价格违法行为,及诱维护市场价格秩序,导消等类保持物价平稳运行,明码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上海
图片截自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官方微信公众号类型一:诱导消费
市场监管部门现场检查时发现,通报上海菇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某超市内设立专柜售卖“供港韭菜”“供港荷兰豆”等蔬菜。疫情
经查,期间当事人的格违供港澳蔬菜种植基地位于本市奉贤区某地,除菌菇类、荠菜、青菜等品种是该基地种植以外,价目表中大部分所谓“供港”蔬菜均不是在该基地种植,而是采购于各地普通农户,当事人设立的价目表所标识的“供港+蔬菜品名”等有关内容与实际不符,涉嫌误导消费者。
当事人使用欺骗性或者误导性的语言、文字、图片、计量单位等标价,诱导他人与其交易的行为,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有关规定,构成价格欺诈违法行为,市场监管部门拟对当事人从重处以40万元的罚款。
类型二:不明码标价
市场监管部门开展市场检查时发现,个体户陈某从事猪肉商品销售,现场未对猪小排、骨头、猪大排等商品进行价格标示。
当事人的行为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构成不明码标价的违法行为。
类型三:不明示计量单位
市场监管部门根据相关线索对富迪食品店销售商品的价格情况进行了检查。经查,当事人当日销售茼蒿、杭白、蒜苗、香芹、菠菜、黄芹等蔬菜时,以白纸黑字仅标示价格,上述商品实际计价单位为“元每500克”,但当事人未按规定标明计价单位等相关内容。
当事人的行为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构成不按照规定的内容和方式明码标价的违法行为。
类型四: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
市场监管部门接到举报线索,称上海申琛集贸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销售猪肉制品的单价与标价牌不符。经查,在疫情防控封闭管理期间,当事人在销售“黑猪五花肉”商品时实际销售价格为32.8元/斤,未按其经营场所内公示的“19.8元/斤”的价格进行销售。
当事人的行为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构成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的违法行为。目前,案件还在办理中。
此外,市场监管部门提醒各相关经营者自觉增强社会责任感,切实加强价格自律管理,配合政府做好基本民生商品和防疫用品保供稳价工作,为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提供价格合理的相关商品,不得扰乱正常的市场价格秩序。消费者如有对主副食品和防疫用品价格有疑问,可拨打12345或12315进行咨询或者举报。
(责任编辑:焦点)
- 央行:8月对金融机构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共6.84亿元
- 美元继续走强,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跌破7.15
- 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立体化推动“东数西算”工程
- 2023年“科学突破奖”揭晓,阿尔法折叠、量子信息等研究斩获殊荣
-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滴水湖金融湾已初具未来新兴金融中心雏形
- 任泽平:俄乌局势对全球及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
- 车建兴背负962亿投资性房产艰难渡劫 红星美凯龙负债467亿急需断臂求生
- 9月25日贵州新增本土确诊154例、无症状感染者97例
- 网民反映方舱医院环境比较差?这场发布会对此进行了回应
- 预算困境致英镑创37年新低恐难抬头 日本当局干预日元效果有限
- 9月26日盘前策略提示:本轮中期调整大概率已经接近尾声
- AMD RMP超频配置工具更新,将RX 6800XT提升至RTX 3090Ti水平
- 评论:本轮债市调整受多重因素影响,需防范相关金融风险
- 21家主要银行上半年减免服务费137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