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汽车行业中期策略:重回结构性行情起点
0
5
投资建议:重回结构性行情,汽车情起关注两条投资主线
1.新能源主机厂:减免购置税+疫后修复+产品力向上,行业性行看好H2销售放量
当前乘用车市场库存周期向上、中期重换车周期降至,策略同时减免购置税利好乘用车放量、结构疫情期间延后的汽车情起购车需求后续将逐步释放,在此期间多款高产品力与性价比的行业性行电车、插电混动车型上市,中期重H2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有望进一步上升,策略下游覆盖BEV/PHEV高份额龙头主机厂有望表现优异。结构
市场对此板块存在的汽车情起顾虑:
1)电车助力碳中和是伪命题,长期看空电车产业链。行业性行
2)新能源汽车无法彻底对燃油车进行替代,中期重且政策支持力度退坡、策略红利不再,结构因此市场份额天花板较低。
对此我们的观点:
1)新能源汽车普及配合能源结构转型方可助力碳中和实现。从汽车行业可通过两大路径实现减二氧化碳排放。一是生产节能汽车(比如低油耗燃油车或HEV车型),即从技术上实现单辆汽车的能耗降低,减少每辆汽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二是提升电车渗透率:实现碳排放的集中管理,再管理发电方式,从而从根源上实现减排。当前我国的发电还是以火力发电等传统发电方式为主,并不环保,但随着未来发电技术的创新,风力发电、潮汐能、核能发电的普及,发电过程所带来的碳排放将会大幅减小。因此新能源汽车普及的同时,需配合国家层面的发电结构转型,方可实现减排。此外我们在报告《站在大赛道的起点上》进行过论述,“双碳”目标对国家而言也是一个把挑战转为机遇的过程,是把以高碳排放驱动的粗狂型经济发展模式转向以高附加值产业为动力新发展模式。因此综合来看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前景无需多虑。
2)BEV产品力提升、PHEV纯电里程增加有望助力新能源车企抢占燃油车份额。一是从需求看,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完成市场化转身,2019年补贴退坡50%导致“骗补”不复存在,厂商被动出清洗牌,新能源汽车市场最终完成从补贴驱动到市场驱动过渡,2022年单月渗透率已经超20%。二是从产品看,部分产品已具备从一定程度替代燃油车可能性:一是一线城市充电设备已经相对普及、直流快充技术已经相对成熟、高续航里程BEV车型频繁上市,加之北京、上海等城市燃油车购买政策不友好,电车可从一定程度上取代燃油车满足市内通勤与近郊出游需求;二是PHEV车型产品力向上,部分车型的混动系统已经十分成熟,可以在充分实现燃油经济性的同时具备120km以上纯电续航,可以实现纯电市内通勤,相对燃油车更有经济性优势。
2.卡车龙头:2022是缩小版2020,看好商用载货车板块估值修复
结合我们前文对2008年与2020年经济下行、财政发力后一年内申万商用载货车板块的行情,基于当前高层对于稳增长的决心,卡车板块H2或将上演估值修复戏码,前期已经超业绩因素大幅下跌的重卡龙头主机厂、与之配套的上游发动机等零部件生产商有望迎来良好表现。
市场对此板块存在的顾虑:
1)稳增长力度不及预期,难以激发卡车正面预期。
2)商用车不具备成长属性,中长期投资需谨慎。
对此我们的观点:
1)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或比想象中更大,稳增长力度毋庸置疑。若将2020与2022财政力度进行对比,2020年政府债券发行8.5万亿元、截至目前2022发行规模已达7.02万亿元,同时今年9月将有9500亿元特别国债到期,不排除再发债以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的可能性。财政子弹十分充裕,政策力度无忧。
2)在短期视角看,结合前文分析,以2022年稳增长力度来看行情无忧。在长期视角下,燃油商用车能源转型正当时。由于商用车在部分使用场景下具有货运线路相对固定的特点,看好长期商用车氢能化置换需求向上。
(责任编辑:百科)
- 新加坡媒体:华尔街形成共识,看涨中国股市
- Gucci创意总监离任,开云集团何去何从?
- 深圳年内土拍揽金736亿元,较去年减少两成
- 实探深圳可售人才房:价格优门槛低追逐者众
- 【育儿科普】宝宝牙缝很大,吃饭塞牙,正常吗?
- 北京海淀区:倡导企业弹性工作、联合办公
- 北京朝阳区发布风险点位 新增高风险区发布
- “储粮”3500亿过冬,万科甩掉焦虑了?
- 公募基金卖出压力减轻 债市赎回冲击波或接近尾声
- 集安组织成员国外长发表联合声明
- 开户仅需一分钟!23家银行启动个人养老金账户开户服务,都有哪些门槛?
- 启动在即 个人养老金弄潮万亿赛道
- 如何借道增强策略ETF获取超额收益?
- 29.8元18只的羊角包、99元一只波士顿龙虾……零售“会员店”圈地之战